close

資訊需求的概念最早是由Taylor提出,他將讀者在參考諮詢過程中提出的問題之形成分為四個層次

1)內藏式需求(visceral need

2)意識化需求conscious need

3)正式化的需求(formalized need

4)妥協後需求(compromised need

由於每一個資訊需求的背後都存在不確定性(uncertainty),然而對於不確定性的意識與反應,不見得總是會引發行動,因此根據後續引發的資訊行為,可以把資訊需求分成兩種:立即性的需求(immediate need)與延遲性的需求(deferred need。立即性的需求目的在於解決一個資訊問題,而積極主動的資訊尋求(information seeking)則是滿足資訊需求的行動;延遲性的需求是無意識的潛在需求。

近年來圖書資訊學領域對於資訊需求的研究,出現了新的發展。對於資訊需求人際層次的探討,已經從個人資訊需求擴展至其他層面,例如:社區資訊需求(community information needs)或是組織資訊需求(organizational information needs);就資訊需求者而言,則開始關切過去被認為是非主流的資訊使用者,如年紀長者或是身心障礙族群;資訊需求的類型也出現了新的型態,例如:健康資訊需求(health information needs)與學術資訊需求(academic information needs)。基於上述對於資訊需求概念的延伸與進化中可得知,資訊需求更是一個主觀而非客觀的概念,由個人的主觀因素,判斷所蒐集到的資訊在當下的時空情境中是否符合自身的資訊需求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RANGE303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